【每日新书】《讲故事: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》
《讲故事: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》为“国际佛教与中国宗教研究丛书”之一,探讨了中国古代的几种典型故事(谣言)的流变,如老虎外婆、樟柳神、旱魃、剪辫、后宫选秀等,并就其引发的恐慌...
核心书摘:
但千百年来,人们对一些迷信说法深信不疑,甚至在今天还有众多的信徒。但也有些人开始客观思考:这些说法究竟从哪里来,又是怎么传播开来的,对社会又有怎样的影响呢?
有一个西方汉学家就对这些话题非常感兴趣,并且把它作为自己的重点研究课题。他埋头于各种文献,梳理出中国历史上的各种神怪故事、迷信风俗,比如麻胡、虎外婆、黑眚、妖妇、邪帝等,并发掘故事背后的社会传播模式,写成了《讲故事: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》一书。
关于作者:
田海,牛津大学邵逸夫中文讲座教授、中国研究中心主任。曾任教于海德堡大学、莱顿大学。研究领域主要是中国社会文化史,尤其注重宗教史的研究。
学什么:
1、从麻胡到虎外婆
2、黑眚的故事
3、旱魃与打旱骨桩
一、从麻胡到虎外婆
首先,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:从麻胡到虎外婆。
养过小孩子的朋友都知道,很多小孩子晚上会哭哭啼啼地不肯睡觉,让人抓狂。这时候父母往往就会祭出这样的法宝:“不许再哭,再哭警察叔叔就把你抓走了!”这种吓唬小孩的招数可不是新一代父母的发明。事实上,早在两千多年前,那个时候的老人也用这一套吓唬孩子。只不过,那时候抓人的不是警察叔叔,而是穷凶极恶的大将军麻胡。
早在唐朝之前,麻胡的故事就已经在中原大地上广为流行。在主流的说法中,“麻胡”的原型是后赵皇帝石勒手下大将麻秋。《太平广记》中记载:后赵的石勒十分残暴,他有一个将领叫麻秋,是胡人,性情恶毒,杀人如麻。所以小孩子们每次哭的时候,母亲就用麻秋来吓他们。民间还有一种说法,认为麻胡指的是隋朝的大将麻叔谋。当年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时,他是督工,为人凶狠残暴,对修建运河的民工们又打又骂,很多人被活活累死。麻叔谋有胡人血统,长了一部浓密的大胡子,外在特征非常明显,老百姓就叫他麻胡。当小孩子夜哭的时候,妈妈们就会吓唬说:“你再哭就把麻胡招来了!”
在最初的这些版本中,“麻胡”是男性,以少数民族中残暴凶狠的将领们为原型。到了北宋末年金兵入侵的时候,麻胡的形象又发生了变化,和那些少数民族将领们脱钩,变成了面容丑陋、性格暴躁,专门虐杀小孩子的恶鬼。而且,人们还发展出一种“打野胡”的习俗。每年岁末的时候,有人装扮成“麻胡”,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,把它痛殴一顿再赶走。人们通过这样的仪式来祛除恶鬼,乞求平安。后世“腊月二十三送灶神”的风俗,严格意义上讲,就是当年“打野胡”风俗的变种。
但是,麻胡的恶鬼形象并没持续太久,就又开始演化,这次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太婆。明朝苏州人陆容在他的《菽[shū]园杂记》中有这样的内容:“北方有老妪八九十岁以上,齿落更生者,能以暮夜出外食人婴儿,名秋姑。”意思是说,北方有一个八九十岁的老太婆,牙齿落了还能再生出来,她们会在晚上外出吃别人家的小孩,这个老太婆就叫“秋姑”。后世学者们考证,“秋姑”很有可能就是从“麻秋”或“麻胡”这些说法中演变过来的。而老太婆晚上才出来游荡、偷小孩吃,也依稀可以看出是“麻胡”故事的变体,同样是警告孩童不要在晚上啼哭。
到了明朝中晚期,这些“麻胡”故事里多了很多细节,变得更加瘆人了。万历年间,一位名叫景星杓[biāo]的文人记录了这样一则传说:徐州有个老太太,九十多岁了,晚上和家里的小孩子睡在一起。小孩子经常听到老太太在吃东西,就问她在吃什么。老太太就说:“你听错了,深更半夜的,我能有什么东西吃啊?”过了几天,小孩又听到老太太咯吱咯吱吃东西的声音,于是就告诉了家人。家人们一起偷偷地把房间的柜子打开,发现里面都是小孩的骨头。景星杓把这则故事归入“虎怪”这个类目,言外之意就是,这个老太太已经变成了老虎。当时人们习惯于称呼老年女性为“老妈妈”,就这样,“麻胡”演变成了“妈虎”,现在河北等地还有这样的叫法。
到了清朝时,上海人黄之隽创作了一个完整版本的故事《虎媪[ǎo]传》,推动“麻胡”实现了彻底的转型。故事是这样的:一个女孩儿带着一筐枣子,领着弟弟去外婆家,半路遇到一个不认识的老太婆,这个老太婆就自称是他们的外婆。这个女孩和她弟弟也没见过外婆,就跟着老太婆回家了。到了晚上,三个人睡一张床,弟弟睡在老太婆旁边,女孩睡在他们脚旁。半夜里,女孩儿听见老太婆咔哧咔哧嚼东西的声音,就问道“外婆你吃什么呢?”老太婆回答说:“吃你带来的枣子呢。”女孩儿说:“我也饿了。”老太婆也递给她一颗,结果接过来一看,竟然是一根人手指。女孩吓坏了,说要上厕所,逃到了屋外的树上。这个老太婆看她不肯下来,就去找帮手,女孩就趁这个时候逃走了。过了一阵,老太婆领来两只老虎,老虎发现女孩已经跑了,就把老太婆给咬死了。
至此,麻胡的故事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,基本上得以定型。在第一个阶段:麻胡的原型是凶狠残暴的胡人将领,人们只能远远地躲开;第二个阶段,麻胡变成了长相丑陋的鬼怪,人们可以通过“打野胡”的仪式驱逐;到了第三个阶段,麻胡的形象变成了老年女性,人们可以有很多手段对付这些年老力衰的老人,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迫害行为。
清朝道光年间曾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。当时因为外有西方敌国入侵,内有白莲教起义作乱,整个社会动荡不安。当时南京附近流传着很多谣言,说附近有“虎外婆”出现,吃掉了很多小孩,连大人们晚上都不敢上街了。当时城外有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,因为终年在田间劳作,皮肤晒得黧黑,脸上沾满了灰尘,看不清面目。因为经常下地劳动,头发顾不上梳洗,乱蓬蓬地披在肩上。一天她采摘了园子里的蔬菜,想带到城里去卖。结果走到半路上,有个放牛娃见到她,吓得大喊道:“虎外婆来了!虎外婆来了!”旁边的人闻讯冲了过来,把老太太扑倒在地,打了个遍体鳞伤,然后扭送报官。县官本来就不学无术,当天又喝了些酒,也没审讯就听信了村人的诬告。当时人们迷信官印,认为它能让妖怪现出原形。于是,县官就拿出官印,让人盖在老太太脸上,结果发现毫无效果。堂下的人们又出主意,说这个“虎外婆”修炼得很厉害,得穿了琵琶骨才会露出原型。县官于是又下令动刑,就这样生生地把老太太折磨死了。
这种迫害事件,很容易让我们想到西方的猎巫行动。西方人认为,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邪恶实践,如瘟疫、饥荒等,都是巫师尤其是女巫捣鬼。当时黑死病蔓延,深陷恐惧的人们开启了“猎杀女巫”行动。当时还出版了一本书叫《女巫之锤》,教人如何鉴别女巫、审判女巫、折磨女巫。什么人最像女巫呢?自然是那些老年的、独居的、陌生的女人。此后,经过几百年的围猎,至少有6万名以上的女性遭到虐杀,其中大部分是丧失了生育能力的老年女性。
那么,为什么一定是老年女性呢?我们之前讲的《虎媪传》,朋友们听了一定很熟悉,因为这不就是《小红帽与狼外婆》吗?可见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,都不约而同地把老年女性当成了替罪羊。这是因为,无论在什么时候,人们要找的替罪羊,一定是那些弱小没有伤害力的,又没有多少价值的边缘人群,而老年女性恰恰符合这一条件。
在农业文明时期,女性一直处在弱势地位,当她们年老力衰后,既丧失了哺育后代的能力,又丧失了劳动能力,对家庭的贡献日益降低,也逐步失去了话语权。当集体性恐慌发生时,她们就理所当然地被选中,成为人们的发泄对象,顶着“大反派”的污名被推上了祭坛。
二、黑眚的故事
接下来,让我们看看第二部分:黑眚的故事。
翻开中华五千年历史古籍,我们可以发现,从汉代开始直到清朝中叶,有一团神秘的阴影始终不曾散去。从北到南,从东到西,从民间到庙堂,无数人因为这团神秘的阴影离奇丧命,无数人曾切身感受过那种惊悚欲绝的惧怖。这团阴影,就是黑眚。
《说文解字》认为,眚就是“目病生翳”,意思是说眼睛里长了异物,而黑眚就是黑色的异物,它形体虚无、变幻不定。汉代阴阳家认为,黑眚是天地正气出现混乱而生成的“异物”,是灾异发生的前兆。宋徽宗时期就发生了一系列的黑眚事件,似乎可以成为这句话的最佳注释。
《宋史》中记载过这样一段诡异的故事。事情发生在公元1120年初夏,地点在洛阳。当时的洛阳城里人们纷纷传言,说城里出现了一团黑黢黢的东西,时而像雾一样四处飘散,时而降落下来化为人形,悄无声息地藏在角落里,趁着人们熟睡时吞食家畜、玷污妇女甚至抢走小孩。术士们说这是黑眚降世,是不祥之兆。城里的人都吓坏了,哪怕天气再热,晚上也不敢开门开窗纳凉,而是门窗紧闭,还拿起各种武器守在门旁边,原本热闹喧天的洛阳似乎变成了一座死城。
等到了第二年7月,黑眚传言又爆发了,人们说城中冒出一群像人又像狗的怪物。它们浑身漆黑,不辨眉目,白天隐身,夜晚出现,猎走小孩。到了公元1125年,黑眚又卷土重来,这次它变成了一只像狗又像驴的怪物,夜晚出现,并在人的皮肤上抓出可怕的伤口。《宋史》中留下这样的记载:据说有户人家坐在门口吹风乘凉,突然就看到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猛一下钻进自家大门。这家的男主人心里一惊,连忙拿起棍子追打,直到怪物倒在地上,再无气息。他点上蜡烛上前仔细观察,却发现这个黑影变成了一个小女孩,并已经倒地身亡。巧合的是,这次诡异事件出现的第二年,即1126年,靖康之难爆发,女真铁骑南下灭亡北宋,俘获徽宗、钦宗二帝,整个洛阳城也经历了一场血与火的浩劫。
儒家经典《礼记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”。妖孽是上天对执政政权的警告,告诫君王要慎身修永,敬畏天意,否则一定会遭遇大难。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。就像北宋晚期的黑眚事件,当时宋徽宗登基多年,看似海清河晏,实际上却是烈火烹油、危机四伏。内有方腊起义,东部州郡纷纷响应;外部金军灭掉辽国,对大宋虎视眈眈。洛阳地处都城周边,人们的政治敏感性很强,凭本能就感受到了这种“盛世危机”。人心一乱,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引起轩然大波,谣言自然会满天飞了。
明朝是黑眚事件频繁爆发的时代。据不完全统计,从1368年洪武元年到1644年崇祯十七年共276年,仅在文献中记载的黑眚事件就多达179起,平均每一年半就会发生一起;黑眚的分布遍及南北直隶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河南、浙江……当时全国十五个省中有多达十二个省份发生过黑眚事件。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476年夏季,当时明宪宗朱见深执政。
此时的大明王朝已进入多事之秋,流民四起,边患丛生,君臣离心、奸佞当道,稍微出现点异端便令百姓们惴惴不安。这年夏天,由于闷热难耐,人们大多门窗洞开,有人干脆在屋外的地上铺个席子露天睡。结果就在一天夜里,黑眚袭击了北京城。据《明史》记载,先是风中腥膻之气大作,接着屋瓦震鸣,一团形如米瓮的黑气逐渐膨胀,渗入室内。有人被那黑气硬生生挤死,有人身上出现密集伤口,鲜血淋漓,还流出黄色的脓水。随后几天里,类似的黑眚袭人事件频频发生,整个京城人心惶惶。人们找来一群身强体壮、精力旺盛的小伙子,让他们晚上手持锣鼓和鞭炮巡逻,一旦发现黑眚出现就拼命敲锣打鼓放炮,把黑眚吓走。即便如此还是防不胜防,一位妇人半夜惊醒,发现黑眚就蹲伏在她的胸口上,试图夺走旁边的小孩。妇人死死抱住孩童,幸好他丈夫跑到邻居家拿来火把,黑眚才逃之夭夭。
这些黑眚不仅在城中骚扰,甚至还跑到了宫里。一天,文武百官赴奉天门上早朝。当朝会开了一半时,突然有个诡异的东西闯入会场,《明史》称其“金睛修尾,状如犬狸”,金黄的眼睛,细长的尾巴,很像一只狐狸狗。朝会一下子就乱套了,明宪宗朱见深也吓出了一身冷汗,情急之下他想站起来跑路,幸好侍立在旁边的大太监怀恩急中生智,一把就将他摁回到龙椅上,这才保住了皇家威仪。
一般来说,黑眚的爆发有两种解释,一种是“君王德政不修”,一种是“妖人作祟”。尽管明宪宗亲自举行了一个浩大的祭天仪式,并颁布了“罪己诏”,但还是希望能把罪责甩锅到“作祟的妖人”身上。于是他决定彻查此事,但他既不信任太祖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,也不信任成祖朱棣建立的东厂,他委任自己的心腹,大太监汪直负责督办。汪直明白主子的意思,不管怎样也得揪出一个替罪羊来,好洗刷“君王德政不修”的罪名。这只替罪羊很快就找到了,他就是江湖术士李子龙。
李子龙的发迹之路,可以说是成也黑眚,败也黑眚。黑眚事件爆发之际,京师民众惶惶不安。这时李子龙跳了出来,说自己法术高超,可以让信徒们不受黑眚的伤害。他也的确精通一些旁门左道,很快就创出了自己的影响力,不但深得平民百姓的信任,而且赢得了朝中官员太监们的敬重,他曾在宫中太监们的帮助下,私自进入内廷,登上了万岁山,而在那里完全可以看到皇帝寝殿的动静。
汪直把查到的李子龙的罪证报告给了明宪宗。宪宗大怒,立刻下令诛杀李子龙和相关人等。李子龙伏法了,但北京城内的黑眚并没有平息,这就需要再去找到新的替罪羊。于是,汪直率人四处刺探朝廷大臣的隐私,抓捕江湖术士。当时城里住着一个外来的术士,他兜售自己画的纸符,说是可以辟邪,人们怀疑他和黑眚有勾结。在得到举报信息后,汪直迅速派人把他抓了起来,严刑拷打。此人最后招供,说自己就是个江湖骗子,只是想借着民众的恐慌赚点小钱。这个术士被捕后,黑眚依然作乱,间接证明此人与妖异事件无关,但这人还是被当成替罪羊严刑拷打,最后冤死狱中。
时间很快到了深秋,从以前的历史经验看,黑眚只在天气暖和时爆发,秋风一起就消失了。这次自然也是如此,但谁也不敢说怪物是自己消失的,而是把功劳都归到了汪直的调查身上。对于这位心腹大太监的忠诚和办事能力,明宪宗自然很欣赏,于是让他设立了西厂,进一步强化了太监专权的黑暗恐怖。
明宪宗对黑眚的处理方式后来成了常态,尤其是到了明朝晚期,由于气候变化异常,地震、瘟疫等灾害不断,战乱不绝,死于非命的人比寿终正寝的人多得多。人们传言,这些横死鬼心有不甘,就会变成妖孽作祟。人们又是担心又是恐惧,这成为黑眚谣言爆发的土壤。此时的人们需要替罪羊,好让自己的惶恐愤怒情绪得以宣泄;此时的政府也需要替罪羊,好把“德政不修”的罪名甩锅到“妖人作祟”上。那些社会边缘人群,如据说有超能力的游方僧人、道士、工匠们,那些流浪四方、面孔陌生的乞丐、商贩、流浪艺人们,就这样被抓捕、刑讯、杀害。这样的悲剧,在明朝后期的历史上屡见不鲜。
三、旱魃与打旱骨桩
接下来,我们一起来看本书的最后一个重点内容:旱魃与打旱骨桩。
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。据《山海经》记载,旱魃是黄帝的女儿,身怀神力,能够发出强大的光和热。当年黄帝和蚩尤大战时,是她驱散阴云密雨,救助皇帝的军队于危难中。此时的旱魃是天女,站在了正义的一方。
一直到汉代之前,旱魃都是人们敬重的天神。但自汉代中后期开始,情况发生了变化,天女逐渐变成了“瘟神”,其形象也变得邪恶丑陋。金人元好问的《续夷坚志》中记载,贞佑初年,因为旱魃作祟,洛阳大旱,人们发誓要找到并驱逐旱魃。传说旱魃出现的地方必然有火光相随,于是人们在天黑之后让人轮班登高去查看。最后他们发现有火光闪动,于是飞奔过去,把疾驰如飞的“旱魃”逼近了一户农民家中。大家一拥而上,用大棒子把它打得火光四散,大声惨叫。此时的“旱魃”,就是一个身高三尺,像风一样奔跑,形象丑陋不堪的小鬼。
到了明清时期,旱魃的形象又被进一步丑化,变成了更难看吓人的僵尸。人们传说人死之后不到百天时,有些是以僵尸的状态存在的。它们僵而不损,而且挂念着家里,会在夜里往家里挑水,导致天气大旱。只有把这些僵尸挖出来,把它们挑水的手脚砸烂,它们才会停止作怪,旱灾才能解除。在山东、河北等地,这就是“打旱骨桩”的习俗。有的地方不仅砸烂死尸的肢体,还要焚烧尸骨,这就是“焚旱魃”。
一开始,人们找的是那些刚刚夭折的小孩子的坟墓。当时“旱魃”的形象正处于旱鬼向僵尸发展的过渡期,而旱鬼是一个身高三尺、形如孩童的小鬼,所以这样想是理所当然的。这一阶段因为掘墓而激发的社会矛盾也相对较小,因为按照当时的风俗,没有成家的小孩子不能入祖坟,这比刨别人祖坟的阻力要小得多。
但到后来,“打旱骨桩”的理论又再次升级了,变成只要是新死不足百天,符合旱魃的认定条件时,人们才不管里边埋的是男是女是老是少,都会挖出来碎尸,甚至烧掉。这些条件就是:坟头湿润有水,而且不长青草。人们掘开坟墓的封土,露出棺材后罩上渔网,以免旱魃逃跑。然后在棺材上钻个洞,把装好火药和沙子的土枪伸进去开枪,把棺材炸开,然后冲上去用铁钩、铁锹等铁器将尸体拖出刨碎,拖着就跑,据说把旱魃的碎块拖到哪儿哪儿就会下雨。
中国的孝道文化讲的是“事死如事生,事亡如事存”,讲究的是“死者为大、入土为安”。在这样的伦理道德体系下,刨人祖坟、毁坏尸体是不共戴天的血仇,也是动摇社会根基的大罪。而且“打旱骨桩”往往会成为某些人报私仇、泄私愤的借口,频频引发家族间的群体械斗。因此明清两代官府屡次颁布禁令,严惩“打旱骨桩”行为。
《大清律例》就曾记载过这样一个相关案件。清嘉庆九年,山东高密大旱,人们到处求雨无果。有村民发现,该村病故的老人李宪德坟土潮湿,而且没有长草,完全符合旱魃的认定条件。于是各村民众不顾李家阻拦,刨坟开棺,见李宪德的尸体尚未腐烂,更加确信李就是旱魃,不由分说将尸体拖出棺材,砸烂后烧毁了。李家将掘墓者告上公堂,最后刑部将领头人仲二以“发冢开棺见尸律”判了个“拟绞监候”罪,相当于现在的死缓,将此案了结。但这样的判决并没有彻底遏制“打旱骨桩”和“焚旱魃”的习俗,因为在众多的暴行参与者看来,他们是正义的,是在驱逐僵尸恶魔,还大地以生机。但事实上,他们只是为自己的恐慌找一个替罪羊而已。
民间流传着一首《捉旱魃》的歌谣:“烧死你个旱魃!烧死你个旱魃!我要田里的禾苗成长,我要山上的树木成行!我要五谷丰登仓廪满!我要六畜兴旺无虫蝗!我要风调雨顺谷仓鼓!我要吃喝不愁水满缸!村里的子孙祈雨求龙王,我会献上猪、牛、羊……”显然,这种希望是美好的,但问题是:旱魃真的存在吗?这些驱魔仪式真的有用吗?自己所在的家族,或者说自己本人,未来会不会成为这种暴力事件的受害者?陷入集体恐慌的人们不会去多想,毕竟找到一个替罪羊更简单,也更容易宣泄自己无尽的恐惧。
结语
讲到这里,《讲故事》这本书我们就讲完了。我们了解了麻胡故事的演变,历史上的黑眚事件,以及旱魃的演变过程和人们的“驱魔”举措。尽管时代不同,地域不同,但这三个故事都显示出一种相似的替罪羊模式。一开始人们会在小圈子里“讲故事”,讲骇人听闻的惊悚故事。如果恰逢社会动荡的敏感时刻,这些故事就会引发人们内心深处的惶恐不安,最终形成大范围的集体恐慌。人们会把自己的恐惧投射到老妇人、外来客甚至死尸身上,引发一系列的凌虐迫害事件。
很多时候,谣言就像是一只凭着推测、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,它又像是一条顺流直下的河流,起源处很狭窄,等到下游变得越来越广阔。弗里德里希·尼采警告我们:“疯狂在个体中是罕见的,但在群体中……它却是规则。”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、未来不确定的大时代,那些古老传说中的怪物并没有消亡,只是换了一种身份,在各种真真假假的故事中存活。当我们不加辨别地吸收并传播时,谁又能保证不会引发新一场的集体恐慌呢?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被推上替罪羊的祭台呢?
【编辑:北桔】
相关内容:
上次推送内容:
【每日新书】《漫长的告别》|作者被誉为“犯罪小说的桂冠诗人”
【读心理学洞悉商业】《高效能人士的思维导图》(《YOUR BRAIN AT WORK》)下
【党建读书会】125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
本次推送:
【每日新书】《讲故事: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》
【企业那些事】王力宏靠胡子完成了带货KPI
《超越智商: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》上
【听读史记学管理】扁鹊仓公列传
【炳泽诗话】雨声
【党建读书会】127加强基层组织建设
【党建读书会】128持之以恒正风肃纪
下次拟推送:
【每日新书】《我的帝王生涯》
【企业那些事】企业发展与文化诉求
《超越智商: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》中
【黄仁宇中国大历史】《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》
【炳泽诗话】溜达
【党建读书会】129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
【党建读书会】130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
(语音、文字、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,老农整理)